为强化校园心理支持网络建设,提升学生朋辈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11月9日,闽南师范大学学生处围绕“提升服务意识、增强专业能力、实现自助助人”三大培训目标,在逸夫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办2025-2026学年上学期学生朋辈工作队伍培训开班式暨专题培训讲座。学院心理辅导站心理助管、朋辈培训师、班级心理委员以及校、院心理自助中心成员共计600余人通过线下、线上的形式参与培训。
在开班式上,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林正锋勉励参训人员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担当”、从“感性帮助”到“理性支持”、从“关注他人”到“关照自我”三个转变,将所学转化为所用,让朋辈心理服务成为学校温暖集体建设的重要窗口。

开班仪式后,福建江夏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心理学博士陈浩老师带来《AI赋能倾听与关系建立技术在朋辈心理工作中的应用》专题讲座。陈浩老师聚焦AI赋能倾听与关系建立技术,结合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典型场景,系统讲授了共情倾听、有效提问、正向引导等实用心理辅导技巧。他强调,朋辈辅导的核心是“以心暖心”,要尊重他人感受、避免主观评判,用专业技术搭建信任桥梁,帮助同学疏导情绪、调整认知。

随后,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丘文福老师以《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朋辈帮扶策略》为题,从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入手,系统讲解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与识别方法,重点介绍了学业压力、人际交往、情感困扰等问题的初期干预技巧。丘文福老师强调,朋辈帮扶要把握 “识别-倾听-支持-转介” 的核心逻辑,既要学会用观察、沟通等方式及时发现同学的心理困扰,给予真诚陪伴与支持,也要明确自身工作边界,在遇到复杂个案时及时转介给专业老师,确保帮扶工作科学规范、有效安全。

下午,华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心理学博士、副教授李小新老师为大家开展以《做一个有担当的生命守门员》为主题,鼓励全体学员深刻理解肩负的责任,努力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以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温暖的共情心,为身边同学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温暖的校园氛围。李小新老师围绕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初步干预、倾听与共情的基本技巧、朋辈咨询的伦理边界与原则、常见心理问题的初步应对以及有效转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等核心模块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培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多种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让朋辈在模拟真实场景中深化理解、锻炼技能。
此次培训活动为朋辈工作队伍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有效夯实了参训人员的理论基础与实操能力。下一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将持续推进朋辈心理工作队伍系列培训,不断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守护全体学子心理健康、营造温暖安全的校园环境注入持久“心”动力。